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
目錄 購物車 {{currentCart.getItemCount()}}
商品總數的上限為 100 件,請調整數量再點擊購買

29-3-2022

秋天食物

 

秋分一過,秋天即過了一半。再過兩個節氣便入冬了。秋天雖然已經過了一半,但不得不提一種食物,最近臨床上經常遇上一些(皮膚、津液、眼睛)乾燥的病人,提醒我一定人要談一下這種食物,而食物的名字中就有『秋』一字 — 秋葵。

秋葵如果沒有考證錯誤,應該是『外國貨』,也就是說中國古時並沒有這種植物,而醫書自然沒法記錄。部份人會誤會秋葵為《本草綱目》中的葵菜,因為《本草綱目》中有提到秋種的名秋葵。但是葵菜並不跟秋葵為同一屬的植物,所以難以認定其藥效是否相近。

 

不過我的一位老師就對這一食物有一些看法,且喜歡用在臨床(即是遇到合適的病人會請他們多吃),所以我便借老師的理論也談一談秋葵。

我的老師發現秋葵能滋陰潤燥,因此遇上乾燥的病人便會叮囑他們回去要吃秋葵。如果你有眼乾、皮膚乾、大便乾等,可以試一試吃點秋葵,秋葵能使你身體的津液都滋潤回來。不過要注意一下,秋葵能潤自然帶點濕,而且秋葵略帶寒,所以如果平時腸胃易動的朋友可能不太適合(腸胃易動即易泄瀉的人)。

 

秋葵的吃法很多,我受老師的影響也很喜歡吃秋葵。例如吃火鍋時,略煮一下秋葵,加一點日本醬油便很好吃了。又可以切成一片片加入其它菜或菇類炒。如果脾胃寒的朋友,可用薑或椒類加入秋葵一起炒來吃,這樣便可以減低秋葵的寒。(但也提一提,秋天不宜吃辣,所以不宜放太多辛辣的椒類。)

 

再過一個月就會入冬,冬天宜補。到時候再為大家分享一下進補的飲食。

*************

朱嘉俊,中醫學碩士,註冊中醫師

畢業於浸會大學中醫學學士及碩士。於將軍澳醫院任職中醫師超過十年。現任青木堂銅鑼灣診所註冊中醫師。曾到北京深造及工作,並四出尋訪名師,包括北京,河北,台灣,馬來西亞及美國等,在醫術上不斷求進。擅長以針灸及方藥,治療各類內科、婦科,皮膚科及痛症等。

>> 按此 Follow 朱醫師 FB 專頁